为了纪念《共产党宣言》出版发行150周年,世界各界人士都以不同的方式来纪念这本指导革命的书籍150年来的特殊作用,中央电视台也在这个时候推出了大型文献纪录片《共产党宣言》。这部电视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之后,引起了广大共产党人的热情关注,许多人怀着浓厚的兴趣观看电视片,缅怀历史,展望未来。不久前,中央电视台请来了专家和普通观众一起研讨这部电视片给人带来的强烈震撼。
杨金海(《共产党宣言》撰稿,中央编译局研究人员)这个片子的创意应该在1996年底到1997年初,当时所有的主创人员都是怀着沧桑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创作的。我们感觉到,在世纪之交应该好好回顾一下这本书,因为这是被全世界公认的最大的社会政治书籍,这本书从发表到现在已经被翻译成200多种文字,是世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说到中国,我觉得,20世纪中华民族完成了自己重大的历史使命,使得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这靠的是什么?是以《共产党宣言》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现在新的世纪就要来临,我们国家的腾飞依然要靠马克思主义作指导,所以这个时候拍一部大型文献纪录片十分有必要,十分有意义。
阎东:(《共产党宣言》总编导)刚刚做这部片子的时候压力很大,因为中央电视台以前播出的几部大型文献纪录片如《毛泽东》、《邓小平》非常成功,观众认为领袖的魅力在文献片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现在,我面对的不是一个历史人物,而是一部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书籍,所以如何把书里的理论知识转换成电视画面,并且让观众喜欢就成了一个大难题。为此我们主创人员想了不少办法,如采访高龄老人,用他们的切身经历和对当时的环境、事件的回忆来增加电视片的亲切感和新鲜感,又如我们想尽办法搜集珍贵的文献资料,让观众看到他们不熟悉的那部分历史的最真实的记载。另外,我们在电视片的场景选择、灯光布置、主持人的形象设计上都花了不少功夫,许多同志看完片子问我:你们在哪里选的场景,是欧洲还是美洲,我告诉他们说,就是在北京,是我们北京的老图书馆。
于蓝(著名表演艺术家)我就是一个老共产党员,经历过灾难深重的旧社会生活,我也是在党的思想光辉照耀下成熟起来的,所以我一听说把《共产党宣言》拍成文献纪录片十分惊喜。让我欣慰的是,片子不但拍完了,还有所突破。按一般人的思维,拍这样的片子一定是要先写工人阶级如何斗争,可是这部片子却是从图书馆开始的。把我们带入到历史当中,看马克思怎样书写《共产党宣言》的。我觉得这样的开场很好,让你先静下来,慢慢回忆,慢慢品味,慢慢思考,带着一种虔诚来看待我们经历过的和未经历过的历史,来看待《共产党宣言》的特殊意义。看《共产党宣言》让我想到了许多许多,我又想到了我扮演过的江姐,她面对死亡面不改色心不跳的气度,不正是《共产党宣言》里所描述的共产党人的精神境界吗?今天再看《共产党宣言》还不仅是回顾历史,更重要的还有展望未来。中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走过了艰难的革命征程,又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加入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现在我们的国家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且已经取得了卓越的成绩,未来的道路虽然漫长但是却充满希望,这种希望也蕴含在这部电视片当中。
田华(著名表演艺术家)《共产党宣言》又把我带回了我演的电影《党的女儿》当中,我演的女共产党员李玉梅在缺吃少穿、危险困难当中,坚持战斗,直至牺牲。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的农村妇女,能够有那么坚强的信念,就是共产党的力量所在。所以我认为《共产党宣言》不只是一个小册子,它的里面孕育了伟大的真理。这些真理是永恒的,是跨越时代、跨越国界的。
里波(著名表演艺术家)年轻时,指导员给我们上党课,就讲《共产党宣言》,当时似懂非懂,只是觉得加入共产党非常神圣,加入共产党就要为无产阶级革命奋斗终身。现在过去了几十年,再看《共产党宣言》仍然有神圣的感觉。而且电视这种通俗的传媒手段把难懂的理论表达得清清楚楚。首先,电视片让你知道《共产党宣言》的写作背景是什么,有当年写作的地址,有珍贵的文献资料,有《共产党宣言》的早期读者。然后电视片又告诉你什么是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再把历史延伸到中国,延伸到我们身边,让我们最终了解了这本小册子是如何翻译过来,在哪里印刷的,又是由谁带入中国以及对中国革命产生的巨大的意义。所以我认为这部文献片的意义很大,很值得一看。
袁霞(著名表演艺术家)大型文献纪录片《共产党宣言》拍得十分成功,看完之后我觉得很亲切。更真切地理解了这是一本传播革命真理、激励人民去为人类奋斗的书。许多共产党人就是读着这本书走向革命征程的。我扮演的《永不消逝的电波》的人物就是“宣言”里所说的坚定的革命者。我总也忘不了当时拍《永不消逝的电波》时去参观关押李白烈士的囚室时的情景,那间囚室很小,人在里面只能爬行,遍地都是血迹,黑色的血迹,还有散落的头发……虽然经过了多次清理,消毒,仍然有血腥的气息,旁边还堆放着各种刑具。看了之后我真是震动,我当时就只能说一句话,那就是用我的全身心塑造好英雄人物,让他们的精神照耀下一代的成长。
马修文(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看片子之前我很担心,片子的政治意味那么浓厚,能好看吗?看完片子之后我非常兴奋,没想到《共产党宣言》拍得这么美,导演、摄影有强烈的审美意识,每一个细节都很精到。这么重大的题材居然举重若轻,叙事那么顺畅,那么清晰,真是不容易。我觉得说它雅俗共赏不足为过。具体说,我觉得导演是用拍音乐电视的手法来拍这部片子的,从色调上全部是统一的金黄色,金黄色本身就意味着辉煌。还有音乐,一开始就先声夺人,只用了半句国际歌的旋律就把画面托出来了,很简捷、很明快。
陈山(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这部片子拍得很美,画面精彩而且抒情,比如出现巴黎公社的时候,我们先看到了美丽的巴黎城市,圣母院,亚历山大,甚至有男女谈情说爱的镜头,紧接着画面一转,出现巴黎公社墙,这些对比给观众强大的情感震撼。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片子的叙事很有新意,作为文献纪录片,它有故事,比如说有沈安娜夫妇的传奇故事等,这些都会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陈汉元(中国纪录片协会会长)拍这样的片子如果按照过去的思路的话,很可能是从头到尾一套政治语录,大喊大叫,想方设法故意搞一些煽情的东西出来,这部片子就避开了这些毛病。两位主持人,赵忠祥和胡绳老师不是在讲自己的革命经历,而是在讲那本书,讲理论,如此儒雅,如此心平气和,却给人强大的震撼。尤其是一些细节的处理很打动人,比如南铺烈士的儿子回忆他的家人受到列宁接见的情景,画面是一个长镜头,从挂在墙上列宁和他们一家合影的照片开始,特写、近景、中景,拉成全景,再慢慢拉出来,最后是南铺烈士的儿子在讲话,镜头运用特别的舒服。如果说点问题的话,我觉得作为上下集的衔接,用很精辟的、很有深度的几句解说词告诉大家《共产党宣言》是什么,我想会更好。